影片主创与抗联后代共赴青春之约
莘莘学子跨越80载追忆东北抗联精神
电影《生还》全国首映式在哈工大圆满举办
8月30日,东北抗联题材电影《生还》的全国首映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成功举办。这是今年唯一一部以战斗者姿态纪念抗战的电影作品,《生还》剧组专程重返拍摄地开启了全国路演的第一站。首映式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主办,相关领导、抗联后代、抗联专家学者和哈工大师生参加活动。
影片导演高群书、联合导演肖一凡,演员邵正一、周云鹏、邱健、徐雅惠、刘頔、王天心、李梦瑶、段秋钰、景天瞳、寇文琦等悉数到场,介绍了影片拍摄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与现场嘉宾和哈工大师生们一起观看影片之后,主创团队深深地被现场观众的热情所感动,敞开心扉与抗联后代和哈工大学子进行了热烈交流。
电影《生还》由长影时代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岩上影业(黑龙江)有限公司、湖北联影创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福建省电影发行放映有限公司、白山市旅游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风吹不动影业(海口)有限公司、岩上影业(吉林)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影片将于9月3日在全国上映,目前预售已全面开启,全国各城市路演也同步举行中。
影片主创与英雄后代:戏里戏外共赴“青春之约”
电影《生还》取材自东北抗联真实故事,以纪实风格再现了一群东北抗联战士坚持牵制敌人主力,于重重围剿中突破敌人包围,进入苏联整训,最后打回东北并取得最终胜利的故事,塑造出一群铁骨铮铮的抗联战士群像。与以往的抗战题材电影不同的是,《生还》改编自抗联女战士李敏的回忆录,再现了三万抗联战士仅余七百生还者的真实历史,是一部沉浸感极强的非典型战争电影。
电影即将上映之际,《生还》主创重回电影拍摄地黑龙江,以最饱满的热情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与这些大多是“05”后的莘莘学子们奔赴这场跨越80年的“青春之约”。当日不仅仅是一场观影活动,更是一场以电影为载体,与历史、与英雄的对话。现场的嘉宾和同学们一致对这部影片给予了高度评价,剧组也为同学们准备了签名海报等多种礼物。
“全程被东北抗联战士们的精神打动,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为我们开辟了如今的盛世之基。”观影后,嘉宾们纷纷表示:“这部影片以优秀作品传承红色基因。愿大家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让东北抗联精神代代相传。”“‘生还者’是奇迹更是革命火种,先辈们的鲜血染红了通往胜利的道路。”“影片中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哈工大校长冯仲云同志的相关内容,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办首映意义非凡。”
也有嘉宾感慨道,东北地区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发源地,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的抗日武装力量。14年间,东北抗日联军孤悬敌后、傲雪凌霜、殊死抗敌、持久抗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有力支援了全国抗战,铮铮铁骨令人敬仰,雄壮史诗可歌可泣。哈工大诞生于战火中,曾有11名师生为民族独立牺牲,东北抗联将领冯仲云曾兼任校长,校史与抗联故事交融。
“《生还》首映让我激动。影片主人公‘李童’的眼神让我想起奶奶年轻时,在林海雪原中守护战友的样子。”东北抗联老战士李敏的孙女陈晨、曾外孙吕承轩现身首映式现场。谈及这部影片,陈晨无比动容:“我的奶奶12岁参加东北抗日联军,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御敌,坚信‘活着就要战斗’。这部电影以她的回忆为蓝本,记录历史、铭记英雄,这份记忆是民族不能忘却的。我的孩子也在现场,我相信他从太姥姥的故事中,能够体会到岁月的苦难和精神的传承。就像奶奶推动的那样,抗战14年的历史与不屈精神应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随即,吕承轩和片中“李童”的饰演者邵正一,共同唱响了《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激昂的歌声,点燃了全场气氛。台上台下热烈互动,银幕上下都是同样充满朝气的年轻面孔。
跨越80载 工大学子称赞“嘎嘎好看”
对于这部影片为什么会选择把黑龙江作为全国首映地和路演第一站,《生还》导演高群书表示:“黑龙江是当年东北抗日联军的主战场,东北抗联精神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哈工大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生还》在英雄战斗过的地方首映意义非凡。”
在场所有人都为抗联战士不屈的信念与牺牲精神动容,在阵阵唏嘘声中不停拭去眼角的泪水。抗联后代们也沉浸在影片细腻动人的情绪之中眼泪不断。电影的演员也是第一次坐在台下观看完整影片,当场灯亮起他们走到台上,同学们发现他们也都哭红了眼眶。
抗联后代代表,东北抗联老战士李敏的儿子陈晓峰也坐在台下观看了本片,他表示在影片中看到了抗联的艰苦、战争的残酷、人性的温暖和战友间的友情。他在代表家人向导演高群书和影片主创团队鞠躬致谢后,现场寄语给哈工大的学子们:“东北抗联战士的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安逸的生活,今天的学子们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任,他们是抗联战士们希望的延续,是国家的希望。”
黑龙江省东北抗日联军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抗联老战士李敏生前秘书李江哭着看完本片,十分动容。黑龙江省是东北抗联的主战场,东北抗联精神深深扎根于这片黑土地上。电影《生还》重新传唱抗联英雄的诗篇,让这股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在新时代焕发光彩,让信仰的火炬代代传承。
著名导演李文岐也惊喜现身首映式,他向高群书导演对这片土地和英雄的塑造表达了惺惺相惜的敬意,回忆起当年拍摄《赵尚志》和《东北抗日联军》时采访东北抗联老战士李敏的种种过往,李文岐导演感触良多,这些打捞历史的创作者们感慨道,那些爬冰卧雪的拍摄艰辛和抗联战士们比起来不算什么。
作为“国防七子”之首,来自哈工大的同学们也对影片表达出深深的喜爱和支持。深山老林里露营、冰天雪地中行军、没有粮食只能吃树皮和草根等充饥……抗联战士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仍义无反顾浴血奋战的一幕幕,令同学们热泪盈眶。在首映式之后的交流环节中,同学们细数着影片中动人的一幕幕,与先烈们进行了一场跨越80年的灵魂“对话”,“震撼”和“感动”成为大家提及率最高的词汇。
对于年轻人来说,《生还》中展现那段历史已经逐渐远去,但硝烟虽散,精神永传,抗联战士不屈的热血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有同学表示:“《生还》真的鼓舞到了我,高群书导演拍出了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性和不服输的精神”“以后当我遇到消沉或失落,就会用抗联战士们的事迹激励自己。”现场有东北同学被影片感动到泪流不止:“电影里的情节很多都是小时候老一辈和我讲起过的”,“感谢高群书导演和所有主创,把东北再次带到观众面前,让大家知道东北人骨子里的乐观、豁达和不屈。”
还有同学用东北话称赞本片“嘎嘎好看!”更有外国留学生表示,“在《生还》中学到了很多中国反法西斯的历史,让自己对中国抗战有了全新的认识。”
影片主创对同学们的精彩分享竖起了大拇指,表达了最诚挚的感谢。活动尾声,同学们大声喊出“9月3日,看完阅兵看《生还》”表达了对影片的支持与喜爱。东北抗联精神薪火相传,电影《生还》重返拍摄地路演将继续走进东北地区各大城市与高校,敬请期待!